管中窥豹_前瞻:马竞VS拜仁,大战一触即发
周中,欧冠4强的首回合对决一触即发,分别为:北京时间4月27日凌晨,曼城 VS 皇家马德里;4月28日凌晨,马德里竞技 VS 拜仁慕里黑。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赛场上管中窥豹球队的战术表现,来前瞻强强对碰。
在这里,不会呈现某队多厉害,毕竟能够杀到最后4强的球队,都有其优点和强势的地方,但是竞技对战,讲求的是战术相生克,还有人员状态等各种因素,而在这里,我更多是从战术排兵的角度来解读两组的对决,纯粹找茬!
今天,来前瞻下:马德里竞技 VS 拜仁慕里黑。
不会有人怀疑,这组对决哪队有明显的优势,马德里竞技有最强的盾,而拜仁这边有让人羡慕的攻击群。
名副其实的矛盾之战。
<拜仁,局部防守的失衡>
拜仁总是喜欢在中场中圈附近进行抢逼围,策略是以某个区域内人盯人围逼对方无球球员,而其中一个本方球员向前顶抢对方持球球员,进行拦截绞杀。拜仁就是利用局部的人数优势来围抢对手的球权。
从对阵本菲卡的次回合,会看到拜仁的局部抢逼围,因为本方阵容的明显压缩和往一侧倾向,反被对方破掉合围圈,把球有目的地转移出来,这样拜仁的局部优势迅速化为零,因为破掉这个合围圈,对手就有很多强侧的持球和推进空间。如下图(1)(2)
图1
图2
图(1)(2)就是本菲卡首先入球的情况,拜仁想在右边路小范围逼抢本菲卡的球员,却不料被对方球员破掉,球传出了中路的球员,可以大步推进造成这次入球
图3
图4
图(3)(4),拜仁的中场想截杀本菲卡的中路推进,怎料逼围的圈收得太窄,同时盯人防守的失误,对手把球传出来并找到后边路的区域进行推进并传中,这球幸亏诺伊尔神扑,要不然拜仁失到第2球,就基本难言晋级。
再看以下图(5),还是同样的问题,这是VS尤文的次回合比赛,拜仁想在中场绞杀尤文中路持球的莫拉塔,怎料其护球出色,并把球往后回传,这时两条边已经有左边的桑德罗和右边的师太处于无人盯防的状态,并且前方一马平川。就是这一个防守的失衡,给予了尤文得分的事实。
图5
<拜仁,后防有x因素>
本赛季初丹特的离去,拜仁阵中,博阿滕和马丁内斯的后防组合算是值得信赖的一对中坚组合。但是自从博阿滕和马丁内斯相继受伤,高挂免战牌后,瓜迪奥拉在不同场次试过不同的中后卫配对,小将基米奇,贝纳蒂亚,贝尔纳特之间都有两两配对过,就连比赛中,让左边翼卫的阿拉巴作为中坚搭档也是常事。但是这些都不足以弥补拜仁后防有坑的问题。这已经不是一场两场的问题,一个赛季下来,这条拜仁的后防线都一直被诟病,要不是攻击群今年伤病少,变化组合多,是否能够晋级到现在的成绩,都一言难尽。
大将马丁内斯在本菲卡的比赛复出,但由于伤停太久,其实那场比赛也有几个坑爹表现,包括小将基米奇的神经般的表现,任你拜仁在前面入多少球,后防都有很大的可能要失球。这对于特别计算主客场得失球的赛制来说,后防的不稳就成了很大的X因素。
有传闻,博阿滕已经恢复训练,就看关键一战能否复出。 毕竟博阿滕有丰富的防守经验和壮实的身躯,而且能够参与到防守反击链条中去,他还能凭借其出色的技术和传球视野从纵深处组织进攻,这是当前拜仁十分需要的。
因为,从近几场硬仗里面,瓜迪奥拉都通过后撤阿隆索或者将阿拉巴拉到中路进行助攻,承担起后场驱动的角色,但是,有得必有失,就是因为阿隆索的经常回撤,这在好几场比赛会不时看到后防和阿隆索这个腰在攻守转换过程的阵型的短暂短路,重叠站位,或者盯防分工不明确等漏洞暴露于对手面前,还有,阿拉巴往后防中间后撤,承担后场的组织长传任务,这无疑抹杀了他在边翼的助攻和推进功能。而且,这是一种连锁的影响,因为拜仁的右路有拉姆+科斯塔 或者 拉姆+穆勒,进行套路的进攻,但是左边路,更过是通过科斯塔 或者里贝里的真正边锋承担一条左路的进攻,如果弱化了左边翼卫 阿拉巴的帮助,那么拜仁左路的进攻,一个人是难以承担起整条通道的进攻任务。
因此,博阿滕的复出,对于拜仁的防守,甚至进攻都有极大的帮助,也能够起到稳定后防线的作用。他就是拜仁是否走得远的X因素。
<马竞,如何破拜仁防守?>
先提提,马德里竞技,联赛,失球16球;欧冠,小组赛:2球,淘汰赛:1球,失球合共3球。
从以上数据看出, 在西蒙的战术体系里面,【防守控制】为其主要的比赛思路,人盯人+区域防守的双重结合,其防守至上的理念在于控制对方的进攻,并伺机找到对方的进攻时候的暴露的弱点,一击即中。同样为了赢下比赛,有球队追求永远比你入多一球,而西蒙尼更多是通过【防守控制】来打击对手。因此,其留下最直观数据体现在于失球少。
但是,鉴于淘汰赛分两回合,因此180分钟的比赛,教练的策略选择很重要。从复盘马竞近几场的比赛看出, T9托雷斯的存在,不管主场还是客场,对于西蒙尼的战术丰富很重要,这次PK拜仁,首先主场作战的竞技,西蒙尼将会如何抉择?还有如何使用T9?
图6
图7
看图6,7,这是西蒙尼惯常使用的阵型,对比大部分的比赛的主力阵容,以上的中后场基本固定,不管是4-4-2常规,还是变阵4-4-1-1(相当于4-5-1,前锋后撤),还是4-3-3 的阵容,其重要的变化在于攻击群的摆放。但是,阵容只是一个静态的切入,关键在于“用”。
9-托雷斯一般顶在靠前的位置,而21-卡拉斯科和 7-格列兹曼分布在T9左右边,毋庸置疑,在西蒙尼的战术体系里面,全员都要参与布防与防守工作,关键在于如何打击对手。而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这3人的在守转攻时候的使用。
正是由于T9的回归,T9的存在必然牵动着拜仁的防守,所以T9是直接压迫拜仁的后卫线,还是,稍微收回来(后撤),让拜仁的防线往马竞本方后带,增加拜仁后方的空挡空间,使得卡拉斯科 or 格列兹曼这样的速度型边锋可利用。因此,T9的战术使用非常关键。
我们看看下图8:
图8
图8,为首回合VS巴萨的入球前的留影。T9顶在最前挤压皮克,巴萨边路围逼马竞的持球,怎么中路被科克占领,且身边2米范围内都无防守球员。这球就是边路巴萨的边路围抢被破,中路科克直传最前的T9得分。
JN江南·体育网页版图9
以图9所示,更多是T9在马竞甚至当年在切尔西的常用战术----倒三角。他作为一个战术中锋,吸引对方的中卫的跟上,而肋部和边路留给后插上的两个边锋,而不管是卡拉斯科还是格列兹曼,都有很好的无球跑动能力,这倒三角的战术得到很好的执行。
基于上面的分析,拜仁通常喜欢局部的人数优势抢逼围对方的持球进攻球员,但这样总会在区域外有大片的空挡被进攻方所利用,而不要忘记,马竞本来就是抢逼围的高手,就知道如何破抢逼围。因此
(1)是以T9作为前场支点,主动被拜仁抢围,利用倒三角实打拜仁的肋部或者边路空挡;
(2)还是,以边路或者肋部作为主动被围的区域,利用如6-科克这种持球能力强的球员,吸引拜仁的被围,T9对于拜仁后卫的压制,同时格列兹曼or卡拉斯科 or 菲力佩等的插上接应打出套路等战术执行;
<究竟,马竞有解 or>
对于马竞,其攻防的整体性是非常出色的,攻防都能够时刻保持三线的空间,因此这也是马竞的优势之处。看下图10:
图10
马竞的球员,一对一防守技能和自我防守意识时刻强化,都需要强大的体能作为基础,君不见1/4次回合VS巴萨时候,马竞的球员要比巴萨的球员共多跑动12KM,这是怎么一个的变态的概念啊!这也是马竞优势所在。
但是,但是,但是……西蒙尼理想体系应该是前一个赛季对抗皇马的那套Zonamista,这套体系前面需要极强的拿球能力,后面需要极强的串联能力,当时西蒙尼唯一找到这样的组合就是:比利亚+科斯塔,然而随着两人离开之后,西蒙尼一直无法复制他曾经高光的理想战术,后来想用:格列兹曼+ J马(后来4200欧元转会恒大)复制他之前的战术巅峰,却找不回那种战术效果,而现在 T9+格列兹曼的搭配,只能算勉强符合标准,因为受限于T9的年龄,伤病和竞技状态,因此西蒙尼面对的最大问题在于局部取得优势,而无法扩展到整体。进攻就会出现一边倒,最明显就是马竞的边路配合与套路打出的优势,但是传中抢点单调乏味,这归根在于阵容配置的局限与人员特点上的无优势。看看以下图
图11
这是16强次回合VS 埃因霍温的赛后数据,马竞的传中差不多是对方的3倍,射门也远高于对手,但是结果是0:0,无入球得分。
因此,关键看拜仁如何抉择,拜仁属于德国球队,有很好的防空能力。还有,拜仁后防的X因素,博阿滕能够及时付出,这关乎拜仁能否稳固好防守,保持整体的攻防,避免防线身后,中线和后防线之间空挡,以及后防球员之间肋部空位过大,而不被马竞利用。才是打击马竞王道。
总结:
足球的魅力在于,场上对战球队的战术生克,一切的牌面对比都是徒劳,同样追求攻守平衡,如何在攻与守中找到平衡,在动态的失衡中寻找平衡点,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教练一生要做的课题。前瞻归前瞻,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一切发展都要看临场教练与球员的对决。西蒙尼和瓜迪奥拉,球员生涯都有意大利足球的经历,他们深谐意大利足球那种攻守平衡的精髓,马竞的防守控制,拜仁的进攻控制,他们足球哲学都体现在“控制”二字,就看以如何的方式去最终诠释和表达。期待,十分期待这组的对决。
原文作者:苑廷小仙
原文有删改,详情请关注盟盟足球微信公众号。
尊重著作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盟盟足球:球迷必看的专业原创足球评论微信公众号。